空

以上係接受佛光大學研究生黛黛,有關茶藝(道)的問卷調查:

1.請您談談何時接觸參與茶道休閒活動,參與動機為何?為何選擇這項休閒活動?

答:我於民國83年與茶結緣,那時擔任公務負,平日因工作壓力大,為疏解緊繃的身

心,福至心靈報名參加了陸羽茶藝中心的茶藝班,乃由不喝茶而進入愛茶,隨後加

入「無我茶會」社團,更開啓了茶道休閒的生活。深覺得喝茶是一種至善至美的休

閒文化,您可藉接觸參與茶道休閒活動,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象、不同的別人生活情

趣、不同的人生體驗…進而超越自我,創造豐富的人生。

 

2.請問您茶種類很多,通常泡那一種茶?

答:我各種茶都喝,以一種感恩與包容的心態去品飲它。只是現今步入老年階段,胃

較差,故喝較不傷胃的紅茶、鐵觀音、普洱比較多。

 

3.請問您會與家人泡茶嗎? 泡茶是否增進家人的親密感?

答:我每天飯後都會泡茶與家人共享:邊泡茶、邊喝茶、邊閒話家常,那種「茶香互

動」的生活妙趣,只有身歷其境的人,才能深刻體會。

 

4.談談您在泡茶品茗中是否和朋友分享生活的美好經驗?

答: 我常會在泡茶中與朋友分享生活經驗,那是自省與分享的共修:例如泡茶時如何放

下一切,進入淡定而讓身心寂靜;如何疼惜茶具與之互融、互動而產生共鳴;如何把

壺茶很簡單、很輕鬆泡好而樂在其中;如何奉一杯茶給陌生人分享而心生愉悅、喜

樂;如何放淡好惡之心包容各類茶而自在品飲、忘我忘茶;如何感恩茶、感恩人、感

恩周遭的的一切事物…等等。 

 

5.您會重視泡茶茶具的美感及環境氛圍?

答:茶具的美感是通的藝術的橋樑,而環境氛圍是意境孕生的基礎;我泡茶時,總是

喜歡先將壺盅型制、色系與茶湯搭配選妥,例如泡高山茶,用素雅的綠瓷壺盅,會顯

淡淡的清香韻味;泡普洱茶,用古樸的陶製壺盅,會呈現較老成的禪味。茶席的擺

設與環境氛圍的營造,亦很重視,例如擺上一束小枝葉、枯枝或撒落一些花瓣…來增

加茶席的意境。如此泡茶,心靈中自然會悠然而生起白雲朵朵、明月流泉、鳥語花香

…美在不言中。

 

6.依您來看,國際間的茶品或文化對於台灣茶文化與您有著什麼樣的影響?而台灣茶文

對國際品茶文化與相關活動又有什麼影響呢?

答:台灣早期的老人茶,源於中國大陸潮州的工夫茶法,但經數十年台灣茶文化界人士

努力,現今台灣茶藝的做法,已反而影響中國大陸的茶文化。諸如茶藝一詞、茶

盅、香杯等,都是台灣發明的。尤其「無我茶會」自民國89年在台灣發起,隨後演

變成中(兩岸)、日、韓、新馬、美國、義大利等地區的茶文化活動後,如今每兩年

在一個國家或地區舉辦一次大型的國際無我茶會,這是台灣茶文化輸出的典型事例。

 

7.依您來看,您通常如何定義好茶呢?選用好茶對於您參與品茗休閒活動更有助益?

答:有人說好茶就是較貴的茶,其實不一定;只要能使茶葉優點發揮出來,又合自己口

的就是好茶。至於參與品茗休閒活動,基本上都應沖泡好茶,好東西與好朋友分

享,是做人的原則,自己高興別人亦感到歡喜。

 

8.請問您加入茶道社團後人際關係是否改變?談談您在參與茶道休閒對身心壓力紓解

面有改變?

答:喜歡喝茶的人,都比較感性與善良;所以結交茶文化的朋友是較單純的社交。我二

年來參與各種茶道團體活動,覺得與喝茶的朋友互動較良好、亦較持久。以茶會

友,前交往的茶朋友,甚至有結緣三代,即茶友父母、茶友自己、茶友兒女,一起

相聚喝茶,其樂融融。

 

 9.請問您喝茶是為了打發時間、社交活動、健康因素、放鬆身心、修身養性?為什麼?

答:我喝茶是基於喜歡茶:在茶香與滋味中得到享受、在茶具美感中得到享受、在泡

一壺茶過程中得到享受、在與一起喝茶的人所營造出的氣氛中得到享受、在由品

茶而引動的茶思想與人生體悟中得到享受。這是美的感覺、善的循環,一茶一世界、

一心一菩提,茶香世界是無比的自在與寬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