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主辦茶會,要求現埸所有觀眾,都喝到茶及快快喝到茶,那是過份理想主義。正確的
觀念是:茶會應事前做好妥善規劃,但當天現埸觀眾如有部分喝不到茶,或沒有很快
喝到茶,也不要當作是一大缺失,把它視為空白之美、不足之美來欣賞與體會才對。
因為,那部分的不圓滿,正是茶會順隨因緣、自然不做作、分享悠閑的妙趣及韻味之
所在,就像藍天裡的白雲,會有幾朵飄向西方、多快速度飄行,一任其自然運作才是
大美,不必刻意強求,殘心才最令人更回味,同樣喝不到茶的人,才會體會到緣足、
緣缺、緣起、緣滅的奧妙與可貴之處,不是嗎?另為快速奉茶,有人在茶席上擺放兩
個茶盅接續奉法,是否可行?除非其中一個盅適當隱藏起來,不同時出現在茶席上,
否則最好不要,因會破壞茶席畫面的協調性,就像一夫一妻的和樂家庭,突然變成兩
妻子在家中同時出現,會感覺怪怪的。觀眾等茶,其實也不是壞事,是一種藝術、一
種修養、一種自我調整的契機:有耐心、優雅的等茶,散發出的是一種藝術光芒;心
平氣和的等茶,則是良好的個人修養;等茶時自我調整喝茶的順序,先到鄰席喝茶,
更是另一種難得的機緣與契機..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