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概說
(一)何謂茶席
「茶席」係指泡茶人為呈現茶藝美感與意境,所擺設的一個泡茶空間。以下所談係專
指狹義「茶席」,亦即指泡茶巾及其上面所擺設之茶具、裝飾物而言。
說明:
1.我國古籍史料中,無「茶席」一詞,而日本所稱的「茶席」,指的是茶室、茶屋;韓國稱的「茶
席」,指的是桌上擺放的茶果、點心,均非我們所指的茶席。
2.茶席是茶人泡茶的舞台,如擺設得好,有綠葉襯紅花與畫龍點睛的效果,但擺設得不好,則有如
楊花敗柳,結果是減分。
(二)茶席藝術元素
茶席含藏著兩大藝術元素:其一為美感-茶席擺設的畫面,呈現出如詩似畫的
圖景之美,此「美」非指漂亮而是雅緻;美感是茶席的基礎,無美感的茶
席,則不能稱為藝術。其二為意境-茶席擺設的的畫面,呈現出情景交融、虛
實相生的韻味之境,此「境」非指實景是而是虛景;意境是茶席的靈魂,無
意境的茶席,則是呆板的、死的茶席。
說明:美感與意境,是茶席擺設追求的兩大目標,應相輔相成。單有美感而無意境,難呈
現主題的生命力,美中不足;純有意境而無美感,別人不易看懂,容易落入空幻。
(三)簡雅茶席主張
簡雅茶席講求茶席的素雅化,主張以美感、生活、變化為茶席取向。反對過於艷麗、
繁雜的茶席,希望找回茶席本來的純真面目,讓人們從茶席中,感受到素雅而簡便的
擺設妙趣與生活美學。
說明:1.「美感」不是表象的美麗,而是指人的內心所產生出歡喜的那種美、那種感覺;「生
活」 是指茶席的搭配物品,應儘可能從生活中取得;「變化」是指一茶席能多變化、
多用途。
2.有了「美感、生活、變化」的特色,您的茶席就能自然與生活融為一體,展現實用與方
便的特色,散發出生活的情趣與藝術的淡淡芬芳。
(四)簡雅茶席飾物
簡雅茶席的飾物,主要是用來營造茶席的美感與意境,其作用是畫龍點晴,所以必須
建立在相融、相合、需要上,如純為炫要或展示物件而陳設是不宜的。常用的飾物
有:字畫貼(代替茶掛之用)、枯枝(營造空靈與禪境之用)、花葉(營造季特色之用)、綿繩(營
造韻味與綿延美感之用)、米粒(營造落雪、水流之用)、茶葉(代替枯葉,尤其扁平的龍井,可用作營造
落葉之用)等,均應從日常生活周遭中取得。
說明:茶席不是道具展示,故與茶席主題無關的裝飾物,不宜出現在於茶席上。
(五)簡雅茶席手法
僅以花葉裝飾為例,用來裝飾茶席的花朵或枝葉,宜小不宜大,下面幾點手法可供參
考:
1.平鋪法:
(1)伸延:擺放應有伸延的韻律感,原則上自泡茶巾右側邊緣往上伸延,不宜僅一
堆擺在旁邊,讓人看起來是笨劣感。
(2)互應:花姿與枝葉應儘量往茶席內彎,與茶席呼應。如向外彎,則無呼應,且
會給人鬆散、無整體感覺,不宜。
(3)輕重:花朵、枝葉往上伸延,應上輕下重,不宜頭重腳輕。
(4)疏密:花朵、枝葉要疏密有致,原則上上疏下密。
(5)增減:為了整體美感,花朵與枝葉應增減有度,繁多的部位可剪除一些枝葉或
花朵,稀疏的部位則可增添一兩片葉子或小花朵擺放上去。
2.散落法:
(1)內散落:將花瓣或小花撒在泡茶巾內。
(2)外散落:將花瓣或小花撒在泡茶巾外。
(3)內外散落:將花瓣或小花撒在泡茶巾內外。
說明:枝葉如採直插法,宜放置泡茶者左側,平鋪則置於右側,理由為不阻礙奉茶。散落法如有
需要,亦可散落一些米粒或茶葉點綴。
(六)簡雅茶席遵守與禁忌
簡雅茶席的遵守與禁忌是什麼?前者指擺設時應遵守的事項,後者則相反,指被禁止
或忌諱的事項。茶席遵守與禁忌不是獨自運作的,而必須以遵守為載體、禁忌為制
約,同時落實於茶席上,才能呈現出美感與意境、才能牽動人心感動別人。
遵守的事項有:
1.輕重-如在小茶席上,擺放大型盆花,輕重不對等。
2.色系-如紅色杯子搭配咖啡色壺與盅,色系不統一。
3.相合-如農家茶席掛字畫,不相合。
4.留白-茶席上擺得滿滿的,沒有空間感,不妥。
禁忌的事項有:
1.頭重腳輕-如茶席上,杯子擺出過多,會有頭重腳輕之感。
2.沒必要的重複-如擺了觀音刻壺,又加觀音字畫貼,重複性過高。
3.字畫倒置-如字畫文字正面向觀眾,不合理。
4.喧賓奪主-如插花過於美艷、衣服過於亮麗,會產生喧賓奪主之反效果。
5.畫蛇添足-如茶席上不該出現之物或在戶外原木桌上鋪桌布等,均屬不妥。
說明:簡雅茶席上述遵守與禁忌,主要目的是要使茶席走向合理化,呈現藝術性。茶席擺設得不
合理,是無法進入藝術之門,也無法感動別人的;就如同歌唱走了音、錯了調,要能評列
為美好的演奏是不可能的。
二.簡雅茶席擺設技巧
(一)居家生活茶席
所謂「居家生活茶席」即泡茶基本茶席,係指日常家庭或外出旅遊使用之泡茶
茶席。它無主題,只要以深素色泡茶巾結合「字畫貼」使用即可,原則上不插
花,若要僅可插小花葉。
說明:1.基本茶席重點在於呈現「素雅」,故原則上儘量不作細部佈置與搭配,亦不作禁
忌規定,使茶席回歸單純與方便,讓人們自在、輕鬆而無負擔。
2.所謂「深素色泡茶巾」,例如黑色、深咖啡色、墨綠色、暗紅色等泡茶巾均屬。
(二)茶藝活動茶席:
所謂「茶藝活動茶席」,係指茶藝活動或表演上使用之泡茶茶席。它可無主題名
稱,亦可賦予主題名稱,如迎春、花好月圓、茶禪一味等:
1.無主題名稱茶席,主要係以「茶湯顏色」與「泡茶巾顏色」來搭配,例如泡綠
茶、包種茶、高山茶,使用綠色泡茶巾;泡鐵觀音、普洱茶,使用咖 啡色泡茶
巾;泡白毫烏龍、紅茶,使用紅色泡茶巾。
2.有主題茶席,係以「主題名稱」與「主題內容」來搭配。例如主題名稱為「書
香世家」之茶席,用書畫、筆硯來裝飾茶席;主題名稱為「農家」之茶席,掛
上斗笠、蓑衣來裝飾等。
說明:1.茶藝活動茶席擺設的靈感,可從茶味色調中、茶具形制中、生活百態中、詩詞書畫
中去尋找。
2.有主題茶席,係指依循主題名稱與內容來擺設的茶席,其名稱與裝飾物必須相輔相
成,例如主題名稱為「迎春」,擺設枯枝裝飾即屬不妥。
三.佈置技巧運用
以下論述,係針對「茶藝活動茶席」(含無主題茶席與有主題茶席)而言-可用「色景」
「空景」「點綴景」「造景」「借景」手法來佈置:
(一)何謂「色景」?色景就是以純色彩來呈現茶席之美,不添加任何裝飾物。
顏色,是表現情感與風格的極佳媒介,它能引發心靈的投射與聯想,而產
生意念景象:當我們看到綠色時,腦部投射出春天或一片青青草原景象;
看到咖啡色時,就會聯想到秋天或蒼茫;紅色容易造成喜慶的氣氛,而白
色則表現冬天、純潔…這都是色彩所引發的投射與聯想。色景茶席追求的
是極簡意境,像原野上一片青草,簡得讓人輕鬆;似天空中一朵白雲,簡
得人自在。要做好色景茶席的佈置,平日可多看看抽象畫,學習如何藉色
彩來傳達故事?亦可多欣賞中國水墨畫,學習如何運用墨色的濃淡,來表
達意境。
(二)何謂「空景」?空景就是以鏤空來呈現茶席之美。亦即茶席只用框邊或樹
枝、枯藤,讓內部整個鏤空,使桌面〔或桌布〕顏色及壺、盅等圖象自然顯
現出來。空景手法追求的是線條之美,其創作靈感來自國畫的白描手法:
運用木框架或樹枝的粗細、方圓、長短…等,來表現茶席的美感及營造虛
實相生的妙趣。
(三)何謂「點綴景」?點綴景就是指茶席上擺設小花、小枝葉等裝飾,用作畫
龍點睛之用。亦即古人所說:「觸目橫斜千萬朵,賞心只有兩三枝」的做
法。點綴景手法使用之枝葉或花朵,建議從路邊或野外取得即可。
(四)何謂「造景」?造景就是在茶席上擺設出圖象之景來,亦即在茶席上佈置
一個景象,如春天之景、秋天之景、茶禪一味之景等。造景時,仍需兼顧
「境」的營造,即景中有境。此「境」是意境、是指茶席擺設景象中所散
發出來的一種藝術情調,初學者可從景7境3比例去做;至於如何學習「境」
的營造?多讀古人詩詞去吸取養分,如「我問青山幾時老, 青山問我幾時
閒…」「少年一段風流事,只許佳人獨自知…」「落紅不是無情 物,化作
春泥更護花…」「枯藤老樹昏鴉…」等,藉由詩詞意念的揉合,帶領茶席進
入「境」的性靈層次,於是乎這席茶席就有了生命:隱 約浮現出白雲、悠悠
的琴音、不見流水但聞水聲、未見小鳥卻有鳥鳴…。
(五)何謂「借景」?借景就是就是借用風景。在室內可借「窗景」(即在窗前擺設茶
席,將窗外之景當作背景)或借「投影片之景」(即背景可用圖片投影,如雨景、落花之景、
一輪明月等)。至於在室外,則直接借「大自然之景」即可:將茶席擺設在稻田
旁邊,借用綠油油的稻田作為背景;也可以利用山邊的岩壁、黃土坑洞的一角
或大樹下,營造出另一種「借景」景色。
三.簡雅茶席佈置示範
以下屬無主題之「茶藝活動茶席」-
(色景示範1)
說明:1.這幅茶席,以純綠色呈現出春意感,讓人聯想到「春風又綠江南岸」的景象。
2.色景茶席,追求的是極簡意境,應擺設得簡便、單純,故原則上不添加飾物。
(色景示範2)
說明:1.這幅茶席,以紅色與黑色搭配,呈現出喜氣感,讓人聯想到「喜氣滿清門」的景象。
2.使用綿繩,以斜繞法擺設出如意形之美感。
(單空景示範)
說明:1.這幅茶席,以鏤空呈現出線條美感,讓人聯想到「畫景空空出」的景象。
2.將樹枝或枯藤圍成長方形,即可用為單空景茶席。此單空景茶席,並不限於樹枝或枯
藤,木條亦甚佳,可作長方形鏤空,正方形、圓形、八角形…等鏤空均可。
(雙空景示範)
說明:這幅茶席,以雙鏤空呈現立體美感,讓人聯想到「別有洞天滿地楓」的景象。
(點綴景示範1)
說明:這幅茶席,以紙扇點綴的裝飾,呈現清心涼意感,讓人聯想到「輕羅小扇撲流螢」的景
象。
(點綴景示範2)
說明:1.這幅茶席,以綠葉與棉繩圈圓來點綴裝飾,呈現春臨大地感,讓人聯想到「更看綠
葉與青枝」的景象。
2.葉片採用平擺法,以不阻礙奉茶。
3.葉子內彎才有呼應之美感;若外彎則會讓人產生離散的不協調感。
(點綴景示範3)
說明:1.這幅茶席,以長形泡茶盤與方形泡茶巾作搭配,呈現樸素感,讓人聯想到「粗茶淡飯
隨緣過」的景象。
2.以泡茶巾作層疊法,對茶席的美感與意境,有加分作用。
(點綴景示範4)
說明:這幅茶席,以黃色與黑色圓型泡茶巾搭配棉繩裝飾,呈現淒美感,讓人聯想到「冷月伴
蒼穹」的景象。
(點綴景示範5)
說明:這幅茶席,以枯葉搭配與棉繩裝飾,呈現秋殘感,讓人聯想到「落葉無聲暮靄殘」 的
景象。
(點綴景示範6)
說明:這幅茶席,以圓形泡茶巾散落花瓣為點綴,呈現落花美感,讓人聯想到「落花滿人間」
的景象。
以下屬有主題之「茶藝活動茶席」-
(造景示範1)
說明:這幅茶席,主題名稱「坐飲」:使用縷空木架框,以小山、枯枝、棉繩等
物來佈置,其他以「負空間」(留白〕略過,給人無限想像空間…將山間煮茶坐望之意
境營造出來。讓人想到唐代王維這首詩:興來每獨往,勝事空自知,行到水窮處,坐看
雲起時…。
(造景示範2)
說明:這幅茶席,主題名稱「書香」:使用黑色泡茶盤〔將長方形泡茶盤翻轉使用即可〕,以
筆墨、印譜等物來佈置,並以縷空木架框象徵窗、長方形泡茶盤象徵書桌、白布象徵
宣紙…,將文人夜讀的書房景象呈現出來。讓人想到明代于謙這首詩:書卷多情似故
人,晨昏憂樂每相親,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無一點塵…。
四、檢視茶席法則
茶席不是擺設得美美的就是好的,必須依下列法則來檢視:
1.完整性:由壺盅杯之形制看完整性(非同一組茶具完整性較不足、放雜物如手機、皮包於茶
席上,會影響茶席之完整性)。
2.合理性:由佛經之放置看合理性(文字正面向觀眾無合理性、農家茶席放香爐及秋天茶席挿
紅花,亦屬無合理性)。
3.相融性:由壺盅杯之顏色看相融性(壺盅杯顏色各不同,相融性不佳,穿紅衣服與綠茶席搭
配,亦屬相融性不佳…)。
4.方便性:由挿花之放置看方便性(插花直立在右上角方便性不足、壺盅斷水不良,亦屬方便
性不足…)。
5.美感性:由留白之營造看美感性(茶席擺得滿滿的,美感無從產生...)。
五、學習之路
1.學習:只學習別人擺設的理念,不模仿別人擺設的樣式、材質與規格〔否則擺脫不了
別人影子〕。
2.轉化:消化別人的東西,加入自己的元素〔找到自己喜歡與熟悉的元素,如文人的或禪意
的…)。
3.創新: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風格的茶席〔太古無法,自我創新,必須要有思想、理念與特
色〕。
叮嚀語:1.簡雅茶席的風格在於素與雅,雖限制較寬鬆,多採因地、因事制
宜;但不管如何佈置、擺放及如何變化,仍應在素與雅的原則下為
之,否則就走錯了路。
2.茶席雖重要,但茶湯仍是主角,不可因茶席佈置得如詩似畫,茶湯
卻泡得一無是處;茶席是幫腔的角色,茶湯泡不好,一切白費工
夫。切記,真正的茶藝之美,永遠存在於茶湯中;茶湯是紅花,茶
席只是襯托的綠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