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茶語篇 (6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茶藝美的哲學

問:有人說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,那麼台灣茶藝是什麼呢?

答:台灣茶藝基本上是融合佛、道、儒美學而產生的,它強調的不是形式美學,而是

        從哲學理念出發,於小壺中去探求宇宙玄機、在茶湯中去品悟人生,既有佛教空

         寂之美、道教無為之美,亦有儒家尚禮之美。故我們可以說:台灣茶藝是美的哲

         學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茶事何事

問:茶事看似輕鬆,但茶藝、茶道、喝茶、品茶一堆名詞真讓我回不過神來,究竟

        茶事為何事?

答:茶藝、茶道本是同根生,都是將茶昇華、切入美學、引入勝境的生活品飲,卻因

         稱謂一字之差,惹來茶藝是台灣本土、茶道是日本外來的爭執;喝茶、品茶本是

         同一事,冠上不同稱呼就成了不同意境的說法。其實,茶事本無事,泡一壺茶,

         張開嘴,喝入喉,甘香苦澀各自知而已;但您心靈引入了禪意,茶事就多了一份

         禪味,您心靈揉入了詩情,茶事就多了一份詩境,此亦即茶事的妙趣所在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有情茶香

「茶,為什麼飄香呢?」有一天,小女孩突然問我。

我說:「是熱水把茶葉裡的芳香物逼了出來,所以飄香。」

對我的答案,小女孩並不滿意,她說:「熱水飄茶香,可是,冷茶也飄香呀!」

我說:「那麼,妳覺得茶為什麼飄香呢?」

小女孩天真的回答:「茶有情,所以就飄香了嘛!」說完了,她就跑走了。

喲!這是多麼適切的答案呀!茶葉有情的因緣成熟了,就自然飄香;茶葉有情的生命啟動了,就自我布施

茶有情,水無怨,人間處處飄茶香,誰說不是呢?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茶葉的布施

問:「抓一把茶葉丟進壺裡,沖入熱水,片刻間就能泡出一壺茶,但人們總在乎這壺

        茶是否甘香,卻忘了一壺茶是由一片片茶葉布施所成,為何呢?」

答:「是呀!人總是忘不了口福之貪,在一壺茶裡,若無每一片茶葉布施其生命,就

        不會成就一壺茶水的芳香,一片茶葉不求世間名譽、不求功德、不求回報,只是

        默默的付出,盡心的貢獻自己的芳香,所以,我們應以茶葉為師,在社會這壺茶

        裡,先學習做一片茶葉吧!」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活茶藝

問:「茶藝是以人為主導的品飲藝術,要與生活相結合,那麼生活茶藝是什麼呢?」

答:「生活茶藝是一種文化的結合與互融,讓泡茶、奉茶、喝茶的人,從茶藝的品飲

        與互動中,看到別人不同的思想折射、不同的生活體驗、不同的人生、不同的感

        受、不同的心境然後彼此學習,獲得樂趣,進而超越自我,創造豐盈的茶藝新

        人生。」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活與茶

生活像品一杯茶,您得靜心去品飲,才能從甘甜苦澀中喝出細膩的生活;

生活也像品茶的感悟,您得用心去體察,才能發現平凡亦可過得豐盈精彩。

您認為呢?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茶藝與茶道

茶藝與茶道有何不同?就廣義言,並無不同,都是指泡茶、奉茶、喝茶的美學而言。但如以狹義來解釋或分類,茶藝是偏重指茶事的表象美感或藝術而言,茶道則偏重指茶事的內層思想、茶精神而言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與人生

問:「為何喝茶時,第一泡微澀、第二泡清香、第三泡甘甜、第四泡濃沉、第五泡清

        淡,再好的茶,過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?」

答:「因為茶如人生,年少的青澀、青春的香醇、壯年的回甘、中年的沉重,最後走

        入無味的老年,蒼涼一如失去滋味的茶。」

註】茶如人生,人生亦如茶,甘甜苦澀自心知...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茶藝追求的目標

茶藝追求的目標,簡單來說,就是分享、美意及境界。分享是指分享泡茶的樂趣、無私奉茶、分享喝茶等;美意是指茶藝追求美的藝術,不美的物體都在排除之列;境界是指表達自己希望的思想、精神,愛茶、愛人、愛世界等。由此看來,茶藝有時比宗教還崇高,它絕對是散發愛、表達無私的載體;宗教的積德、贖罪、上天堂等作為,有時是為自己來生著想,反而較屬利己而無私成份稍差。

【註】茶是大愛、無私的代表,茶在那裡,那裡就有溫馨...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藝共修

問:「為何茶藝是共修?」

答:「茶藝是不擇人、不擇處、不擇時,與他人共享、共學、共勉,透過茶聯結心,所以茶藝是共修。

問:「共修些什麼?」

答:「修如何靜心泡茶、無私奉茶、感恩喝茶,學習別人的優點、反省自己的缺點,以茶納百川、以心容萬象

【註】在茶藝的天地裡,人人都是共修的參與者,一茶一世界,一心一菩提!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與茶生活在一起

有一些人學習茶藝,只喜歡喝別人泡的茶、自己不帶茶具、喝茶只是求時尚這樣的習茶態度是不對的,過不了多久必然會把泡茶全部忘光。正確的學茶態度必須與茶生活在一起,要泡茶、要喝茶、要愛茶。只有如此,您的生活才能與茶融為一體,這時的泡茶、洗壺、洗杯不但不覺得辛苦,反而感覺樂趣無窮!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抽象概念的學習

茶人對抽象概念的學習很重要,君不見有些人看到山,便說山形像一座觀音,看到水即說水流像一匹白布這都是跳脫不出已知具象概念的束縛,茶人不能如此,要超越具象,不僅要欣賞它的外表,更重要的是懂得感受線條、色彩之美的抽象概念,這樣在茶藝創作上,視野才會寬廣,才能將泡茶、奉茶、喝茶動作提升到意境表現的層次,否則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,那有茶境之美呢!詩中有畫、畫中有詩的意境,是抽象而絕對不是具象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牽強附會

茶藝為追求意境之美,有些人在茶藝事物上附予它特別名詞,如說茶杓五寸,表示點茶供養五方聖凡;說茶扇十骨,表示十界;又說奉茶二十四杯,表示二十四節氣。這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詞,對茶藝不產生加分作用,只是畫蛇添足而已,不可取。實在的是要老實泡茶,由泡茶的熟練與體悟中去提升茶境,才是正途。請牢記:茶境不是靠說的,優美的泡茶技藝,才是滋生茶境的源頭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空寂

談到茶藝的境界,許多人喜歡用「空寂」來形容。空寂是什麼?它是美學上不易理解的境界,帶有一絲絲淒涼感;這樣的泡茶心情、喝茶氛圍,造成了極度的寧靜狀態。空寂讓人更能體會到自己的存在,感受到自己與天地、他人、事物間的相融互動,因此,茶人縱使在車水馬龍的吵雜路旁泡茶,仍能一心專注將茶泡好,他的內心是一片寂靜的,這就是「空寂」訓練效果,也是「空寂」境界的表現。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藝的根本

茶藝的根本是什麼?有人認為是茶藝的境界。這句話好像沒有太大的錯誤,問題是茶都沒泡好,要如何表達出茶藝的境界呢?因此我們常看到一些茶人的茶席,總是在佈置上下工夫,希望能銓釋出美的茶藝境界,可是泡茶技藝與茶湯卻一無是處,這是不對的。泡茶,絕對是茶藝的根本,所以平日應將泡茶練好,然後才能進入茶藝的核心、才有能力表達茶藝的境界。學會走路才能跑,不是嗎?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流派.

一談到茶藝流派,大家都會想到日本茶藝,流派眾多,那麼台灣有茶藝流派嗎?您可以說有,也可以說沒有。因為所謂流派,不是您取了一個名字就有了流派,必須有獨特的茶藝思想、理論、風格,還得要一批人的認同與使用,經過較長時間的考驗而留存下來的,我們才能稱為流派,像繪畫界的「印象派」「寫實派」等,都是如此形成的,茶藝亦如此,您可主張您的茶藝是屬於簡雅派或華麗派等等,但那都是暫時性的,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考驗與歷史的過濾,能留存下來的才算數。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壺做朋友與茶談戀愛

這是指惜壺愛茶的心態,怎麼說呢?就是我們要疼惜自己用的壺具,要細心與壺具互動,輕輕的提起、溫柔的放下,視它如有生命的個體,如此人與物才能交融、契合,才能呈現出互動之美與律動之韻來,人與物融為一體,天地生香。至於與茶談戀愛,是指您必須了解茶之特性,然後歡歡喜喜與它互動,把茶的色香味之美及特性泡出來,一如男女談戀愛般濃情蜜意,才能茶香一路飄,茶香滿人間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藝的利他性

茶藝有一些地方與宗教很類似,如為善。但宗教的為善,多數是為求福報、為求上天堂,那是利己;而茶藝的奉茶給別人喝、要把茶泡好否則對不起喝茶的人、茶杯較美的一面〔如有花紋〕要對客人、奉茶的高度與方向要遷就他人等等,都是不求回報的,是利他性的做法。所以我們會說,茶藝是無私的分享,是利他性的修行,您認為呢?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門外

我們常聽人說,某某茶人的茶藝,仍停留在「門外」,或某某茶人的茶藝,已登堂入室進入了「門內」。此「門外」與「門內」何所指?先說「門外」,有人學了茶藝多年,可是泡茶技藝與茶思想、茶知識平平,甚至缺乏,因此泡茶時,總是使用一些名貴的茶具,把茶席佈置得花枝招展,以吸引別人目光,可是明眼人一看,熱鬧有餘而美感不足,無法感動別人,這樣的茶人就是屬於「門外」,意指仍徘徊於茶藝門外,根本未進入茶藝核心。再談「門內」,此種茶人,他的茶席講究思想與主題的傳達,後簡樸中散發意境,泡茶手法與茶具間是互融契合的、是有「物情」的其真在於簡樸素雅,其善在於不著刀斧痕跡,其美在於如詩如畫所以,此種茶人我們會說他已進入茶藝大門,登門入室的「門內」茶人了。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模仿古人

茶藝追求的道路,強調「不模仿古人,不模仿別人,不模仿自己」是何意思?為什麼?先談「不模仿古人」,因為古人已遠去,古代的茶藝形式與生活,與現代不盡相同,所以參考可以,模仿則不宜。「不模仿別人」是希望跳脫出別人的影子,找到屬與自己的茶藝風格,否則永遠停滯不前,所以不宜模仿別人。至於「不模仿自己」,是指追求進步,亦即今天的我要比昨天更進步,不能滿足於我昨天的茶藝,要不斷改進與創新,突破現狀,所以不宜模仿自己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