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消息

有個週末,這家人三口坐在客廳看電視,電視正在播出新聞…

妻子:「我對汽油調價、菜價上漲、釣魚台事件等等已經聽厭了,也看煩了!」丈夫知趣的轉個頻道,一位美女正在購物頻道推銷茶葉…

妻子:「又是什麼高山茶、普洱茶的…說得天花亂墜!能不能轉個頻道,找個有報導好消息的頻道來看?」

十歲的兒子在旁,輕聲的說:「媽!不用找頻道了,我告訴妳一個好消息,明天是我生日,您禮物準備好沒?」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茶生活在一起

有一些人學習茶藝,只喜歡喝別人泡的茶、自己不帶茶具、喝茶只是求時尚這樣的習茶態度是不對的,過不了多久必然會把泡茶全部忘光。正確的學茶態度必須與茶生活在一起,要泡茶、要喝茶、要愛茶。只有如此,您的生活才能與茶融為一體,這時的泡茶、洗壺、洗杯不但不覺得辛苦,反而感覺樂趣無窮!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抽象概念的學習

茶人對抽象概念的學習很重要,君不見有些人看到山,便說山形像一座觀音,看到水即說水流像一匹白布這都是跳脫不出已知具象概念的束縛,茶人不能如此,要超越具象,不僅要欣賞它的外表,更重要的是懂得感受線條、色彩之美的抽象概念,這樣在茶藝創作上,視野才會寬廣,才能將泡茶、奉茶、喝茶動作提升到意境表現的層次,否則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,那有茶境之美呢!詩中有畫、畫中有詩的意境,是抽象而絕對不是具象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牽強附會

茶藝為追求意境之美,有些人在茶藝事物上附予它特別名詞,如說茶杓五寸,表示點茶供養五方聖凡;說茶扇十骨,表示十界;又說奉茶二十四杯,表示二十四節氣。這些都是牽強附會之詞,對茶藝不產生加分作用,只是畫蛇添足而已,不可取。實在的是要老實泡茶,由泡茶的熟練與體悟中去提升茶境,才是正途。請牢記:茶境不是靠說的,優美的泡茶技藝,才是滋生茶境的源頭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月下獨飲

月下獨飲》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• Nov 08 Thu 2012 17:33
  • 數茶

數茶

茶葉店的老患失眠,憂心忡忡,他鄰居的朋友教他睡前數數字:「人家數羊,你們賣茶葉的可數茶的斤兩數。」第二天,老顯露前所未有的疲態,他朋友覺得奇怪,問他為什麼?老說了:「我數茶葉的斤兩數,數到一萬斤時,我心慌了,心想一斤茶葉如賣二千元的話,一萬斤就是二千萬元,老兄,這樣多的存貨賣不出去,我還能睡得著嗎?」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與人〔二〕1

人物李貞慧.蕭初惠.陳寶.黃麗玉.高瑞花  時間2012111   地點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小山堂前

 

茶與人〔二〕2.

人物高瑞花   時間2012104   地點台北市客家文化中心展覽廳

 

茶與人〔二〕3.  

 

人物高瑞花.林淑惠.楊筠宸. 林瑾琪.賈學華.張碧敏   時間2012926   地點新北市碧潭吊橋下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空寂

談到茶藝的境界,許多人喜歡用「空寂」來形容。空寂是什麼?它是美學上不易理解的境界,帶有一絲絲淒涼感;這樣的泡茶心情、喝茶氛圍,造成了極度的寧靜狀態。空寂讓人更能體會到自己的存在,感受到自己與天地、他人、事物間的相融互動,因此,茶人縱使在車水馬龍的吵雜路旁泡茶,仍能一心專注將茶泡好,他的內心是一片寂靜的,這就是「空寂」訓練效果,也是「空寂」境界的表現。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藝的根本

茶藝的根本是什麼?有人認為是茶藝的境界。這句話好像沒有太大的錯誤,問題是茶都沒泡好,要如何表達出茶藝的境界呢?因此我們常看到一些茶人的茶席,總是在佈置上下工夫,希望能銓釋出美的茶藝境界,可是泡茶技藝與茶湯卻一無是處,這是不對的。泡茶,絕對是茶藝的根本,所以平日應將泡茶練好,然後才能進入茶藝的核心、才有能力表達茶藝的境界。學會走路才能跑,不是嗎?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流派.

一談到茶藝流派,大家都會想到日本茶藝,流派眾多,那麼台灣有茶藝流派嗎?您可以說有,也可以說沒有。因為所謂流派,不是您取了一個名字就有了流派,必須有獨特的茶藝思想、理論、風格,還得要一批人的認同與使用,經過較長時間的考驗而留存下來的,我們才能稱為流派,像繪畫界的「印象派」「寫實派」等,都是如此形成的,茶藝亦如此,您可主張您的茶藝是屬於簡雅派或華麗派等等,但那都是暫時性的,必須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考驗與歷史的過濾,能留存下來的才算數。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