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題

  無題》             人物:王麗秀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地點:虛擬場景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席空間感

 問:茶席之空間感,要如何擺設?

答:所謂「空間感」,是指視覺對空間所產生的感覺,亦即有無美感。茶席擺設的追

        求,在營造一個生動、優美、感人的藝術畫面。此藝術畫面的形成,與壺盅相互

        間、壺盅與杯相互間、壺盅杯與裝飾物相互間等的空間感,有密切關係。換句話

        說,上述茶具或裝飾物擺設的遠近距離、高低比例、橫直方向等,所造成的空間

        感,能否給人予美感?能,即擺出了良好的空間感;不能,則屬擺設的空間感不

        佳。所以,當我們決定擺設一席茶席時,空間的留白與間距的安排很重要,因為

        留白與間距,是通向藝術美感與否的一條橋樑,是空間感良好與否的關鍵所在。

【註】空間感、負空間、留白是否不同?名詞雖不同,實則均是指茶席空白之處,能否呈現美感而言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景與境.  

問:茶席景與境,要如何擺設?

答:「景」是看得到的圖象,如山水景、花樹景等;而「境」則是看不到的意象,

         禪境、意境等。您擺設的茶席,要能吸引別人的目光甚至讓人感動,美感是基本

         要求,其次裝飾或造景之物宜簡不宜繁,色彩的相融與對比、輕重、剛柔等的結

         合,都很重要。「景」如擺設得好,就容易折射出「境」,畫中有詩的感覺就出

         現了;但如「景」擺設得不好,保證「境」是出不來的。要先學好「景」的

         設,才能通向「境」的彼岸。所以,我建議有心學好茶席擺設的人,除了要認真

         學習「景」的擺設技巧外,也要隨時保有一顆熱愛生命萬物的心,唯有如此,技

        巧與心靈搭配,才能在茶席擺設的藝術領域上,具有靈性而不呆板,擺設出一席

        「景中有境」的生動、優雅、感人的完美畫面。

【註】「景」是有為法,「境」是無為法;要先學好「景」的擺設,才有可能延伸為「境」的表現,

              多賞讀古人的詩詞或字畫,有助於「境」養份的吸收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品茶境界  

問:品茶可分為幾個境界?

答:品茶初階是基礎境界:認識茶,得茶之「真」;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。次階是理

        論境界:探索茶精神、茶思想,得茶之「善」;看山不是山。第三階是鑑賞境

        界:尋覓茶之美感、茶之意境,得茶之「美」;看水不是水。第四階是忘茶境

        界:將茶與修行融為一體,此階的品茶,已進入不擇時、不擇地、不擇茶、不擇

        器、不擇人的大自在品茶境地,得茶之「空」;看山還是山、看水還是水。

        【註】我們要以「無所住心」進入第四階段,且要前三階段均無礙後,自然而然切入,不可急急衝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四階段,否則不是大自在的品茶,而是大隨便的泡茶、喝茶喔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東方美人頌

問:東方美人茶湯之美,能以文字描述嗎?

答:以泡六泡為例:

        第一泡–宛如美人出水芙蓉、楚楚動人。

        第二泡–宛如美人雍容典雅、光艷照人。

        第三泡–宛如美人風華絕代、國色天香。

       第四泡–宛如美人朱唇皓齒、綽約多姿。

       第五泡–宛如美人桃腮帶笑、回眸留情。

      第六泡–宛如美人氣若如蘭、淡淡幽香。

    【註】一杯東方美人茶,就如同一位國色天香的佳人般迷人,相看兩不厭! 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抽象學習

問:茶人為何要有抽象學習?

答:因為茶人對美感的訓練,不能僅止於「具象」的審美欣賞,更重要是懂得感受色

        彩、線條之美的「抽象」學習,這樣在茶藝創作上,視野才會寬廣,才能將泡

        茶、奉茶、喝茶動作提升為意境表現的層次,否則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,那有茶

        境之美可言?詩中有畫、畫中有詩的意境,是抽象而絕對不是具象。

【註】今後我們欣賞人像繪畫時,應盡量不要去管它是男人的肌肉或女人的大腿,而要訓練自己的抽象欣

             賞力:肌肉的線條折射出什麼訊息?大腿的曲線,導引出來的是什麼柔情?還是那一種韻味?如此

             這般的自我抽象學習與訓練,我們在茶藝的體悟上,才容易與意境接軌、與禪味共融。  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.前言

圖片000 

簡雅茶藝於2006年在台灣創制完成,其創制目的,並非對現有台灣各流派茶藝形式不認同,而只是單純想追求一個更簡約與雅致的泡茶藝術,好讓有意學習茶藝者,能一學即會,輕鬆自在的樂在茶藝中。

說明:

1.台灣現行茶藝,係由閩粵的工夫茶法演變而來,或加入聞香杯或強調行茶手法各有其風格。而目前最具完整形

    式與學習人數最多者,為陸羽茶藝中心的「小壺茶法」。

2.簡雅茶藝取用「茶藝」之名而不用「茶道」,主要是自1977年開始,台灣茶藝界建議以「茶藝」詞作推廣

   台灣茶文化名稱,本於呼應此建議而採用之。另就茶事三階段:泡茶、茶藝、茶道而論,認為簡雅茶藝的位階,

    尚未達到「茶 道」程度,故以茶藝稱呼之。

3.所謂「茶事三階段」,是指只會泡茶而對茶席藝術等不會或不重視,那就是只具有「泡茶」的程度,在茶事的能

   力上,屬小學。會泡茶又懂得茶席佈置等,但僅偏重於外在藝術,那就己具有茶藝的程度,屬茶事能力的中

   學。既會泡茶、又懂茶藝美感及具有茶藝思想,把泡茶當作一首詩、一幅畫在銓釋,甚至在一靜一動的泡茶操作

   中,傳達給人們人生的哲理或生活的正確態度,這就進入了茶道程度,屬茶事大學的最高功力。簡雅茶藝

   是著眼於茶藝,前瞻於茶道。當習此茶藝的人,泡茶己做到返樸歸真,能傳達給人們修身養性的哲理,甚至泡茶

   的一舉一動間,都能牽動著人們的心靈,使人深深感動,此時簡雅茶藝就不再是茶藝了,就可改名為簡雅茶

   道

 

二.概說
 
1.緣起:
 
圖片2
 
現代工商業社會,人們厭倦於每天繁忙的工作,近年來已開始追尋簡雅的生活方式;茶藝亦必如此,找回簡雅的本來眞面目,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同,因此乃創制「簡雅茶藝」。

說明:

茶藝如果仍停留在茶具與規矩一大堆的傳統做法裡,不但擺設與收拾麻煩,而且泡茶變成如同一場嚴肅的考試,怡然自得的泡茶樂趣消失無蹤,這樣的茶藝誰又會喜歡呢?簡雅茶藝去「繁雜」從「簡雅」的目的即在此。
 
 
2.釋名:
 
圖片3
 
簡雅茶藝從茶具、茶席、茶法的定位,乃至泡茶、奉茶、喝茶的運作,均一律强調「之風格,故取名為簡雅茶藝」。

說明:

簡雅茶藝的「簡」是指簡約而不是簡漏,「雅」是指雅致而不是華麗。
 
 
3.思想:
 
圖片4
 
簡雅茶藝融合道、儒、佛的美學,講求「無為尚禮禪心」的茶藝思想:以「無為」泡茶、「尚禮」奉茶、「禪心」喝茶,追求一個簡雅的泡茶樂趣。

說明:

1.當您忙完一天工作,回到家中與家人圍坐一起,邊泡茶、邊喝茶、邊閒話家常或攜帶茶具走到公園、河

  邊、草地泡起茶來,自己喝一杯,也奉給圍觀的朋友一杯,那種那種「無為、尚禮、禪心」的樂

  只有身歷其境的人,才能深刻體會。

2.簡雅學習過程,要做到不模仿古人,不模仿別人,亦不模仿自己。不模仿自己,是指茶藝要不斷
   追求進步,不能永遠原地踏步不前。要做到不模仿從前的自己,即今年的我要比去年進步,這個月我要
   比上個月好…〕。
 
3.所謂無為尚禮禪心是要您泡茶時,隨順自然,無為而為的輕鬆泡茶;奉茶時處處有禮的歡喜
   奉離席出去奉茶的正確做法是:端茶走到客人面前,眼看客人臉帶微笑奉茶→後退半步,行45度鞠
  躬禮→再抬頭眼看客人臉帶微笑→離開〕,喝茶時,心靜、心淨的自在喝茶。
 
 
4.特色:
 
圖片5.
 
簡雅茶藝的特色有三:茶具簡約化茶席方圓化茶法無為化

說明:

茶具簡約,使用起來方便;茶席方圓,擺設出來具有美感;茶法無為,泡起茶來輕鬆。
 
 
三.茶具簡約化
 
1.茶具簡約旨趣:
 
圖片6
 
茶具簡約化是「求眞」:此簡約是指茶具的實用够用而言。故省畧奉茶盤、聞香杯、杯不主張過於繁多、華麗的茶具搭配,以免流於道具展示與造成泡茶者心理上的負擔。

說明:

1.所謂求眞此真就像這首詩句「我問青山幾時老,青山問我幾時閒」一樣,用詞簡之又簡,這就是簡雅茶

   藝要追求的「真」。

2.茶具簡約,是要您有餘閒去感受與器物間真實互動的美妙。如果太重視茶具的繁多、華麗與名貴,實非
   茶藝本質,亦易造成茶具的「爭奇鬥艷」與「展示多於實用」的炫耀、虛浮負面效果。
 
 
2.基本茶具:
 
圖片7
 
簡雅茶具的基本茶具為:熱水瓶各1杯子4個。與一般茶藝最大的不同是:不使用奉茶盤、聞香杯與杯托。
 
說明:
 
1.簡雅茶藝因茶葉事先裝入壺內、去渣拿到廚房處理,所以茶葉罐、水盂、茶荷、渣匙不擺放在茶席上,
   而聞香杯與杯托本非必要用具,省略不影響泡茶功能。至於奉茶盤則以茶巾代替。
 
2.簡雅茶藝不使用奉茶盤但例外的是參加無我茶會時,要使用奉茶盤,因為那是無我茶會的規定。我們參加此
   茶會,入境隨俗,為不破壞人家的規則,只好例外使用奉茶盤。但屬於簡雅茶藝的茶會,如圓緣茶會、奉茶茶
   …仍是不用奉茶盤的。
 

3.茶具搭配:

圖片8

壺盅杯的搭配應注意大小相稱型制色澤協調

 

說明:

1.壺盅杯的搭配,以彼此間能否凸顯「美感」為主要考量。

2.成組茶具搭配固然沒題,但陶壺是否可搭配瓷盅、瓷杯?不同顏色的壺、盅、杯能否配對?如能協調,

    是允許的。

 
4.茶具選用:
 
圖片9.10
 
要選用斷水良好〔盅要裝有不鏽鋼濾網的那種〕

熱水瓶要選用保溫良好的進口產品,而容量1000cc者最適用。

說明:

1.斷水良好的壺.盅與裝有過瀘網的盅,天仁茗茶各門市部或陸羽茶藝中心〔台北市衡陽路643樓〕均有
    售。
 
2.進口熱水瓶,象印牌是最佳選擇。
 
 
四.茶席素雅化
 
圖片11
 
1.茶席素雅旨趣:

茶席素雅化是「求美」:此素雅是指茶席深層次心靈共鳴之美而言。因此不主張過於艷麗、貴氣的茶席,以免給人「富貴豪門」的感覺,而失去茶藝的親和本質。

 
說明:
 
1.所謂「求美」此美就像這首詩句「少年一段風流事,只許佳人獨自知」一樣,意境之美是美在不言中、美在
    言詞外,這就是簡雅茶藝要追求的「美」。
 
2.茶席素雅,是要您揚棄表象漂亮的庸俗觀念,而追求茶席內在之美。此美,是「詩中有畫,畫中詩」、是美在不知不覺中。
 
 
2.基本茶席
 
1333362411-232090001  
 
素雅茶席之基本型式為:方型圓型與長方型

說明:

1.因所佔空間不大,不管在餐桌上、書桌上、小茶几上擺設使用,或攜帶外出泡茶,都十分方便。

2.泡茶巾顏色,可隨茶葉種類搭配:如泡綠茶、包種茶、凍頂茶、高山茶使用綠色泡茶巾,泡鐵觀音茶、

    普洱茶使用咖啡色泡茶巾,泡紅茶使用紅色泡茶巾

 
3.基本裝飾
 
圖片13
 
熱水瓶:可用竹編〔或布〕包裹美化。
 
蓋置黑色不織布包裹瓶蓋製成。
 
茶巾:可用黑色不織布剪裁、內黏合薄木板而成。
 
字畫貼:書寫文句或繪圖擺放於茶席上作裝飾用。
 
說明:
 
1.插花、焚香、掛字畫,一律省畧。
 
2.茶席不插花理由是基於花錢買鮮花稍嫌浪費,如改用野花平放於茶席作裝飾用〔非瓶插〕是允許的。
 
 
.無為化旨趣:
 
1.茶法無為化
 
圖片14
 
茶法無為化是「求善」:此無為是指茶法的易學輕鬆而言。以盪壺、試茶、稀釋來調整茶湯,反對過多花招與規矩約束的泡茶方式,以免使得泡茶的趣,破壞無餘。

說明:

1.所謂求善此善就像這首詞句「月滿西樓,花自飄零水自流」一樣,大自然界的月與花及水,都是隨順自

  然的無為在運行,這就是簡雅茶藝要追求的「善」。

2.茶法無為是要您輕鬆去享受泡茶的樂趣。此無為,是指依從人體自然反應之動作,無為而自然而為。强
  調鬆、靜、圓、 柔、韻、綿手法。
 
 
2.茶葉用量
 
圖片15.16
 
密實茶類〔如高山茶、鐵觀音、龍井、紅茶、普洱等〕裝平壺底量。
膨鬆茶類〔如包種茶、白亳烏龍等〕裝半壺量。
 
說明:
 
1.泡茶開始前〔即客人未到達前〕,主泡者〔主人〕應事先將茶葉裝入茶壺內。
 
2.茶葉密實者裝平壺底量、膨鬆者裝半壺量,那只是原則,如沖泡的次數少於五泡者,仍應符合經濟效
   益。即:這壺茶只準備泡二泡,那您放少許茶葉即可,浸泡時間拉長一些就可將茶泡好,不要放太多
   的茶葉造成浪費。
 
3.灌熱水溫度:
 
圖片17
 
葉茶類〔如高山茶、鐵觀音等〕使用90c以上水溫。
芽茶類〔如紅茶、白毫烏龍等〕使用90c以下水溫。
 
說明:
 
1.一律使用熱水瓶泡茶為何使用熱水瓶?因為熱水瓶保溫效果良好,縱使至整瓶熱水用完,其降溫幾乎
    不到5度,使泡茶者易於控制水溫將茶湯泡好。至於煮水壺,保温差、降溫快,電水壺則有電線牽絆,
    使用上都有其難克服的缺點。
 
2.如何判斷水溫?如您經驗不足,可到文具店買支水溫計來練習測試即可。
 
 
4.浸泡時間
 
A0  
 
第一泡1分鐘多一點。

第二泡以後:隨沖隨倒。

說明:

1.茶葉浸泡時間第一泡1分鐘多一點,係告訴您大概的控制時間,而非叫您眞的去計時。

2.如茶湯濃度不夠或不理想,用停壺、試飲、稀釋等方法來補救所謂「停壺」,就是將壺放在茶巾上,停 置一些時間,讓茶湯變濃
 
5.裝〔換〕茶葉
 
圖片20
 
一律在茶葉罐放置處操作。例如您的茶葉罐擺放在客廳桌上,那就在客廳桌上置茶即可。

說明:

因為那個地方最方便,不必拿進拿出增加麻煩。

 
6.灌熱水及去渣
 
圖片21
 
熱水瓶灌裝熱水:在煮水處灌裝。
 
茶渣清理:將茶壺拿到廚房去處理。
 
說明:
 
亦如同前條理由,在煮水處灌裝熱水、茶渣在廚房清理最為方便。 
 
 
7.茶巾使用:
 
A1  
 
茶巾內應夾藏一塊小紙巾〔摺成小方塊〕,供擦拭茶水之用。至於茶巾本身,僅供壺、盅運作時承托及停壺之用。
 
說明:
 
因為紙巾吸水性佳,用畢即丟,符合衛生要求,如此亦可省去茶巾要時時洗滌的麻煩。
 
8.熱水瓶握法:
 

圖片23

一律用左手,小熱水瓶單手握、1000cc熱水瓶雙手握。

說明:

左手握熱水瓶、右手持壺與盅,左右手分工,作用是凸顯安詳氣氛與產生均衡美感。

 
9.壺盅杯握法:
 
圖片24    

以穩妥、安全、美感為要求。小杯以單手握即可,食指與拇指握住杯口1/2處。

 說明:

一切不安全與不美的握法,都應避免,包括手部僵硬、動作不柔、節奏過快等。

 

10.泡茶前準備:

圖片25

無為茶法在泡茶開始前,要做好下列準備工作:

〔1〕熱水瓶及壺:裝妥熱水與茶葉。

2如要温壺、温盅〔亦可省略〕:將温壺的水倒入盅內,再將盅拿到廚房倒掉水,然

          後壺內裝妥茶葉即可。

3正式場合泡茶服裝如能男著唐裝女穿鳳仙裝最好,且還要注意與茶席的搭

           配〔如是咖啡色系列,又是泡鐵觀音,您若穿翠綠色的服裝就不搭配了〕

4泡茶者儀容女不宜濃妝艷抹口紅以透明無色者為佳,項鍊、大耳環、手鐲

          不宜戴,以免踫觸到茶具,如係長髮,不可任由它散亂披肩。男不宜領帶飄盪,

              使用領帶夾夾妥。

 

 
說明:
 
準備充分是效率的基礎,也是「有備無患」最好的作為。
 
 
11.泡茶流程:
 
圖片26
 
泡茶開始時,主泡者〔主人〕就位,依下列流程進行:

1將茶具調整至定位其中杯子固定擺置4個,如喝茶人少於4位,多餘杯子應拿掉。

2檢查自己的坐姿與心情坐正,身心放鬆,然後眼睛巡視一下客人,千萬不要
           埋頭不看客人一眼,那是不禮貌與沒誠意的做法。
 
說明:
 
整齊與心閒,是切入美感的第一步,身心鬆靜,是使自己從緊張中解脫出來最佳良方。
 
 
圖片27 
 
3〕左手扶住熱水瓶,右手拇指與食指將瓶蓋轉開在下緣處,不可抓住蓋頂轉開
           蓋開口朝下,緊貼熱水瓶放置〔此時扶住熱水瓶的左手暫不拿開〕   
 
 
圖片28 
 
4〕左手移到熱水瓶開關處,按開熱水瓶開關〔儘可能不要有聲響〕同時右手順勢打
           開壺蓋,壺蓋置於壺與盅正下方之「蓋置」上〔移動壺蓋的動作,不可直線,要稍有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弧形〕

 

圖片29 

5〕左手握熱水瓶如係1000CC的熱水瓶,建議雙手握〕倒熱水入壺〔八分滿〕熱水瓶歸

          位後隨即關掉開關、右手將壺蓋蓋上。

 

圖片30 

6〕然後雙手輕握拳,置於茶席上靜待〔靜待期間,主泡者靜坐無語或輕聲介紹其今日所泡的

        茶葉特色、滋味、香氣等均可〕茶葉浸泡適當時間後,右手打開盅蓋,將盅蓋置於

          壺與盅正下方之「蓋置」上。

 

A2    

7〕提壺倒少許茶湯入盅〔先提壺放於茶巾上,握好後再倒茶入盅,要有起承轉合之美,其要訣

              是:「輕輕提起、温柔放下」,倒茶高度約5~8公分〕,觀察茶湯濃淡度→如覺得茶

          淡,則將壺置於茶巾上「停壺」,使茶湯變濃「停壺動作要輕柔自在 另茶湯

          太濃怎麽辦?再倒回茶壺內浸泡稍嫌不雅,故不要如此做,如無把握應在「停

          壺」時,將茶湯盪得稍濃一點無妨,倒入盅內再作稀釋處理。

 
圖片32
 
8〕「盪壺」好了後,再將茶湯全部倒入盅內此時翻開自己杯子〔在茶巾之右側〕
 
 
圖片33 
 
9〕倒少許茶湯〔半杯少一點〕試飲〔試飲要處理得如同水過無痕或秋葉落地般的自然,才不會讓
              人覺得怪怪的〕試飲結果茶湯太濃:取熱水瓶沖水入盅稀釋〔右手握熱水瓶上方而左
              手在下方,移到茶盅處倒水入盅,移動熱水瓶時,要經過胸前正中央,復位時亦如此〕,稀釋後
          還可再試飲,直到濃度適當為止。
 
 
圖片34 
 
10〕將泡茶巾上的杯子一一翻開〔杯子由左至右翻起,手法要柔順,要有如春去夏來、夏去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來的連綿感覺〕然後分茶〔八分滿,由左至右倒起,亦要有如跳棋般的輕柔與利落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覺〕
 
000  
 
11〕最後將每杯茶最右杯開始遞送至客人面前,伸手向客人示意或輕聲說:「請
             用茶」,然後再喝自己的一杯茶〔第一道茶由主人奉上,其後各茶則由客人將杯子放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泡茶巾前再由主人斟茶。茶會結束時,客人應將用過的杯子一一送回泡茶巾前,如有口紅印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應先擦拭掉,主人待客人離開後再拿到廚房清洗〕
 
補充:
〔1〕茶盅歸位時,要先沾茶巾一下。
〔2〕泡茶者喝畢茶湯時〔含試茶〕,杯子亦應沾茶巾一下再歸位。
〔3〕奉茶右側為尊,故右杯先奉。

 

【附】簡雅茶藝要義:

 1.名稱:簡雅茶藝〔因強調「簡」與「雅」得名〕

2.思想:無為、尚禮、禪心〔以無為泡茶、尚禮奉茶、禪心喝茶〕

3.特色:茶具簡約化〔求真→省畧奉茶盤、聞香杯、杯托茶席素雅化〔求美→基本茶席為方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型、圓型,以「字畫貼」取代茶掛茶法無為化〔求善→盪壺、試茶、稀釋〕

4.茶境追求一個簡雅的泡茶樂趣。
 
 
 
〔無為茶法示範 〕 
 
文章標籤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簡雅茶藝要義

問:能簡略列出簡雅茶藝的要義嗎?

答:簡雅茶藝的思想→融合道、儒、佛於其中:以無為泡茶,尚禮奉茶,禪心喝茶。

簡雅茶藝的理念→茶具簡約化,茶席素雅化,茶法無為化。

簡雅茶藝的特色→茶具:以減省、夠用、方便為原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茶席:以美感、生活、變化為取向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茶法:以試飲、盪壺、稀釋為運作。

簡雅茶藝的茶會→圓緣茶會、方圓茶會、歡喜茶會、奉茶茶會。

  00          

 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簡雅茶藝的茶會

問:簡雅茶藝的茶會「圓緣茶會」「方圓茶會」「歡喜茶會」「奉茶茶會」如何運作?

答:請參考【茶會篇】中之「圓緣茶會簡介」「方圓茶會簡介」「歡喜茶會簡介」

      「奉茶茶會簡介」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簡雅」出處

問:簡雅茶藝的「簡雅」,出自何處?

答:簡雅茶藝的「簡雅」,是指簡便雅緻而言,出自宋•葉適《太府少卿李公墓誌

        銘》:「公文出新意,作生語,緻密簡雅,無刻露之態」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