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目  

上圖為倒斗笠形碗形(「建」指建州,今福建建陽),但在日本一律稱為「天目碗」,為什麼?原因是:宋代當年日本第一批留學中國僧人,自我國浙江省的天目山佛寺帶回黑釉的「建盞」,被誤稱為「天目碗」。「建盞」通過窰變,能燒出各種美麗的花紋、斑點的茶盞,極為珍貴,為日人最愛。這種茶盞在日本,將錯就錯,一直延用以「天目碗」稱之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陸羽

陸羽,字鴻漸,生於唐玄中二十一年〔公元733804,復州竟陵人(今湖北省天門市)傳說陸羽為棄嬰,係竟陵「龍蓋寺」智積禪師在古雁橋下所拾獲,自幼智積禪師教他學文識字、誦經煮茶。但陸羽志不在佛,不願削髮為僧,乃於12歲時逃離寺院,到處流浪,曾入戲班子演丑角,後從鄒氏夫子讀書,研習儒學七年,但因其對煮茶烹茗有濃厚興趣,遂於21歲時踏訪各地考察茶葉,蒐集第一手資料,並與顏真卿、皎然、李冶、孟郊、張志和、劉長卿等名士高僧交密,品茶論茗,前後歷經十餘年,終於寫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學研究著作「茶經」〔詳見「茶歷史篇」中之《最早的茶書》」〕陸羽72歲時病逝於湖州青塘別業,因其對茶藝有卓越貢獻,世人尊奉為「茶神」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盧仝1

盧仝,生於中唐時期(約795835),唐代詩人,早年隱少室山,自號玉川子。他家境貧困,僅破屋數間,但刻苦讀書,博覽經史,工詩精文,卻不願仕進。他於唐文宗大和九年的「甘露之變」時,莫名其妙被殺身亡。原由為:唐文宗與宰相王涯謀誅宦官失敗,當日盧仝恰巧在宰相王涯家作客喝茶,被誤認為同黨,與王同時被殺。盧仝因好茶成癖,從早到晚,除了吟詩就是喝茶,乃被人稱為「茶痴」,其所作「七碗茶詩」〔詳見「茶詩文篇」中之《盧仝七碗茶詩》〕,至今傳頌千古。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托子

茶托子是何物?是古代承托茶碗的一種用具。該茶托子相傳是唐德宗建中年間780783年)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發明的。因為原來的茶碗沒有襯底,常常燙著手指,於是崔寧之女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碗,並設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上一圈,使茶碗便於固定,後來再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,人人稱便。到後世一再改良,乃形成今人所用的「杯托」。亦即杯托的前身就是茶托子。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茶博士

「茶博士」一詞,最早見於唐代封演《封氏聞見記》,稱御史李季卿宣慰江南,請陸羽煮茶,表演完畢,即「取錢三十文,酬煎茶博士」。因此,後來對懂得烹茶技藝的人都被尊稱為「茶博士」。而今日所謂「茶博士」,多係指泡茶師傅而言,可別誤會是取得茶博士學位之人喔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端茶送客

清代官場中有一個不成文的俗規,即在拜謁上司或長者的場合,僕人獻上的蓋碗茶照例不能取飲,若貿然取飲,便視為無禮。若主人端茶欲喝,意為下了逐客令,客人得馬上告辭,這就叫做「端茶送客」。據傳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上書李鴻章萬言書後,曾經北上晉見李鴻章,兩人晤面,因為意見南轅北轍,加上語言的隔閡,不到片刻時間,李鴻章便來了一個「端茶送客」的飲茶動作,將國父送出官邸,此後國父才決心革滿清的命哩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以茶代  

 「三國志」吳志韋曜傳記載:「孫皓每飲群臣酒,以七升為限,韋曜飲不過二升,或為裁減,或賜茶荈以當酒」。文中的孫皓即三國時代東吳的第四代君主,而韋曜乃東吳臣子。也就是說,吳王孫皓每次大宴群臣,座客者至少得飲酒七升,但有位叫韋曜的臣子酒量不過二升,孫皓對他特別優待,允許他少喝或賜茶以代酒。這是最早的以茶代酒的故事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七

開門七件事始於何時?仍有待考證,不過一般認為係由宋代的「開門八件事」修正而來。據宋人著「夢粱綠」中提到八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酒、醬、醋、茶。由於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,到元代時已被剔除,只餘下七件事:在元雜劇「玉壺春」中即有「教你當家不當家,及至當家亂如麻,早起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」之詞曲。因此,開門七件事最遲應出於元代人的口語中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喫茶去

河北省趙縣有一座柏林禪寺,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在這裡(當時叫觀音院)住持40年,有著「喫茶去」的禪門公案。一千多年前,有兩位僧人從遠方來到這座禪院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。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「你以前來過嗎?」那個人回答:「沒有來過。」趙州禪師說:「喫茶去!」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,問:「你來過嗎?」這個僧人說:「我曾經來過。」趙州禪師說:「喫茶去!」這時,引領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的監院就好奇地問了:「禪師,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喫茶去,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喫茶去呢?」趙州禪師稱呼了監院的名字,監院答應了一聲,趙州禪師說:「喫茶去!」這三個字直指人心,另有言外之意,即謂修禪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,日常的喝茶吃飯就含隱了禪,不必他求。

 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早.茶  

舊時代的北平人,有喝早茶的習俗,早起一杯茶,快樂似神仙。但是喝早茶也有規矩,即:在家庭裡,當兒媳婦的泡好茶後,頭兩杯是給家裡老太爺、老太太的;在商店裡,當伙計的泡好茶後,頭一杯是給大掌櫃的,然後按著長幼尊卑的順序奉茶喝茶,一點不能亂,無論是窮人或富貴人家,這點「禮數」是必須尊循的。

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